从酿造工艺来说,不同价格的酱酒区别在哪?
近几年酱酒大热,身边喝酱酒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来聊聊酱酒的工艺等级。
酱酒根据酿造工艺,可分为坤沙>碎沙>翻沙>窜沙。
“沙”指的是酱酒的原料——高粱。
1.坤沙酒(纯粮)
选用完整颗粒的优质高粱,高温大曲发酵,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酿造周期长达一年。
坤沙酒的品质很高,高粱经过深度发酵后,酱香醇厚,酒体浓郁丰满,酒中风味物质多,陈化老熟的提升空间大,越陈越香。
但坤沙酒的酿造工艺复杂且出酒率低,酿造成本高,且需要陈放三年以上,才能进行勾调,灌装上市,又增加了时间成本和贮藏成本,价格偏高。
我们熟知的茅台飞天就是用的这种工艺。
2.碎沙酒(纯粮)
采用粉碎高粱酿造,不用经过多次高温发酵,取酒也只需要2-3次,简化了酿造工艺,缩短了酿造周期,且出酒率大大提升。
碎沙酒的酿造成本相对较低,酒体品质一般,相比传统的坤沙酱香酒,碎沙酒的酒体单薄,层次单一,陈放老熟的提升空间较小,放上几年也不会太突出。
但碎沙酒也有它的优势,除了价格适中外,口感更淡,对于第一次喝酱酒的新酒友来说,反而比传统的酱酒更容易接受。
但对于真正爱酱酒的老酒友来说,层次单一、薄淡的碎沙酒,就像兑了水一样,是不够地道的。
酱酒的酿造工艺,可以作为酒质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但是,90%的酒厂,都不会公布每款酱酒的酒体酿造工艺。
固态法酱酒的国家执行号为:GB/T 26760。
这个执行号可以过滤掉低档的窜沙酒(酒精酒),但坤沙和碎沙都是固态法酱酒,所以还是没办法通过执行号辨别酒体工艺。
不过基于坤沙酒和碎沙酒的成本差异,未公开说明自己的酒体是100%坤沙酒,且价格在300元/瓶以下的,大概率是非100%坤沙酒,好一点的是坤沙+碎沙勾调,差一点的就是纯碎沙,或者碎沙+翻沙勾调。
比如茅台王子酒系列,虽然官方未公开,但酒友圈基本默认他是碎沙或是碎沙+坤沙勾调。
而100以下的,连纯碎沙都不太买得到,基本都是翻沙。
3.翻沙酒(纯粮)
采用坤沙酒的废弃酒糟,加入新高粱和新曲酿造。
翻沙酒酿造周期短且出酒率高,在原料成本、工艺成本、时间成本、贮藏成本均远低于坤沙酒和碎沙酒,所以售价相对更低。但酒体不佳,酱香不足,口感单薄不够细腻,留香不持久,经不起细品。
不少小酒厂的酱酒就是用的这种工艺。
4.窜沙酒(非纯粮)
采用坤沙酒的废弃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而成。
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但酒体品质低劣,其酱香味非自然酿造而成,而是添加香料伪造,浮香明显,口感粗糙刺激,价廉却不物美。
窜沙酒其实根本不算酱酒,就是商家逐利的产物,贴吧和朋友圈里那种十几二十块钱一斤的都是这种酒。
翻沙酒和窜沙酒都不推荐入手。
要喝酱酒,宁愿少喝点也喝好点。
再不然,就试试其他香型的白酒,比如出酒率高的清香型白酒,玻汾啊,老白汾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