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颐生酒酒厂历史
百年历史
第一阶段:颐生创办至名扬天下
“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这是张謇手书的楹联,当时张謇家中一直开设有酿酒作坊,推本溯源颐生酿造厂的创办年代是在张謇高中状元时的1894年,当时宴请颇多,以“家酿酒”招待客人,馈赠亲友,于是酒坊加大产量,初步形成规模。
大家都知道张謇办实业之初创立了大生纱厂,当时为纱厂建立棉花种植基地,张謇还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初垦之地是盐碱地,除了适合种植棉花,也特别适宜种植高粱、小麦之类的酿酒原料,于是张謇把家里的酿酒作坊移到垦牧公司驻地海复镇,扩大生产规模,取名颐生酿造公司。
但之后通海垦牧公司遭到特大海潮的袭击,颐生酿造公司的厂房被冲毁,设备原料损失殆尽。
颐生酿造公司被海潮冲毁后,张謇在常乐镇状元府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另建颐生酿造厂,并亲自题写厂牌。左图是1903年颐生酿造厂门市照片,而右图就是张謇题写的厂牌。
“多把芳菲汎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这是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创立十周年之际,在垦区望稼楼用颐生酒招待宾客时题写的对联,抒发了他对颐生酒颐养生灵和通海垦牧公司沧海成为桑田后的喜悦心情。
颐生酒的品质和独特东方神韵也在国际上渐渐风靡,通过世博舞台名扬天下。
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70天,遍访当地的教育、实业,同时应日本领事天野邀请赴日本大阪参加劝业博览会,随带的颐生茵陈因为酒醇味美博得一致好评而获奖。
1906年,万国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颐生酿造厂参展的茵陈酒获金质奖章,这是中国酒业在世博会上获得的第一块金质奖,比国内其他酒类世博获奖早了整整9年。
这是当时意大利万国博览会的史料照片,当时的参展场馆“中国馆”及参展人员照片。据史料记载,1905年意大利驻中国大使与清政府外务部照会中提到次年拟在秘拉喏(即米兰)设立赛会,当时外务部将照会内容转送商部,商部与南北洋大臣相商如何办理。当时张謇时任商部头等顾问官,在南洋大臣周馥的举荐下,张謇精心选择参展商品,积极赴赛,由他本人创办的颐生酒因“药食同源,愈补于饮”的中医养生特色与出色的口感拔得头筹,中国品牌在国际赛事中声名远播。
第二阶段:酒厂私营到解放前
因世博会上获得大奖,颐生酒声名鹊起,广开销路。
这些民国初期颐生酒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图文并茂,即使现在来看也极具传播艺术。
左边这则广告“增伉俪深情,作亲友礼品”,看来当时不管是自饮还是送礼,颐生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右边这则广告则突出了颐生酒行销各地,品质纯美,屡获奖励。而且这里还写到“各大酒店均有出售”,可见销路之广,很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则是民国二年(1913)元月十日在《通海新报》头版所刊登的一则广告。
这则广告里提到颐生酒香浓味厚,气烈性和,在当时的名酒洋河、牛庄之上,比国内的汾酒、外国的白兰地有过之无不及,提及丙午年(1906年)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最优等奖,由此颐生酒风行,中外订购者应接不暇,现在颐生酒运输到各大码头,因为名声大噪,恐有假冒仿制者,特此提醒惠顾的各位要注意购买有本公司商标的商品。看到颐生在当时名气很大,甚至出现“盗版”。
同时列出了颐生当时开发生产的八个品类:白玫瑰酒、绵茵陈酒、紫葡萄酒、金波玉液、五茄皮酒、虎骨木瓜、史国公酒、桑葚乳酒,品类颇多。
后来在国内的一些评比中,颐生酒也屡屡获奖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1922年上海总商会上,颐生茵陈酒荣获二等奖。
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颐生茵陈酒荣获大奖
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海门,颐生酿造厂成为日寇的据点,生产受到影响,到1942年苏中根据地建立,酒厂逐渐恢复正常。图片上正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建立是海启参政会在颐生酿造厂外的合影。
第三阶段:解放后军管到大跃进
抗战结束,海门政府决定恢复酿酒生产,重振颐生酒厂,酒厂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解放初期,苏北行署派了专员来到常乐镇,筹备恢复生产的事宜,与张謇的后人张绪武协商达成协议,租赁接管颐生酒厂,隶属苏北酒业专卖公司,改名为国营海门颐生酒厂。
1951年的时候,酒厂由苏北行署移交给南通领导,接而正式成立酒厂委员会,任命朱起来为厂长,生产蒸蒸日上,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也慢慢扩大。上图为1953年由苏北行政公署任命朱起来同志为颐生酒厂厂长的任命书照片。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颐生酒厂起步艰难。工人们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克服原料紧缺的困难,总结经验,改造设备,开展劳动竞赛。
左图就是颐生酒厂第一次劳动竞赛获奖者的合影。
1953年1月16日,酒厂划归江苏省工业厅领导;4月5日,划归南通市工商局领导;6月,苏南松江酒厂合并于颐生酒厂。在颐生酒厂全员的努力下,生产蒸蒸日上,企业迅速发展,规模天天扩大,迎来了发展中的一个小高潮。
右图是1955年工人们欢送厂长朱起来,欢迎党支部书记朱萍时的合影。